多平台清空小林制药涉事产品 电商筑起跨境医药监管“防火墙”
时间:2024.3.30 来源:北京商报
电商快速反应紧急“灭火”。3月28日,针对小林制药“部分受影响产品通过跨境渠道销往中国大陆”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曾销售过相关产品的多个电商平台得知,即使产品已使用,平台均支持退货退款。当前,消费者购买海外医药和保健品的路径越来越多,可适当推动药品跨境电商进口的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对药品进口主体实施双向监管。
根据小林制药官网中公布的信息,此次涉事的三款产品分别为红麹胆固醇颗粒、纳豆激酶颗粒和降胆固醇健康辅助颗粒,三者均含有红曲成分,以降低胆固醇为主要卖点。中国市场方面,小林制药在微博中发布《关于停止使用红麹胆固醇颗粒及自主召回的通知》,该通知显示,上述产品曾在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拼多多小林制药官方海外旗舰店、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销售过。
3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以及拼多多小林制药官方海外旗舰店的客服,对方均表示凭借订单信息,消费者能够在已经使用的情况下申请退货退款。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平台搜索“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发现,平台不再显示该店铺。随后,北京商报记者更换多个关键词和“红麹胆固醇颗粒”产品的包装图片进行搜索,目前各大电商已搜索不到涉事产品。
随着代购以及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海外保健品逐步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根据罗兰贝格调查数据,目前国内超过四成的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都会通过跨境进口平台购买进口药品及保健品等。天猫国际医药数据显示,2017—2022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75%。京东健康数据显示,自平台从2020年开始经营海外药品以来,连续三年同比增速高于50%。
从全球市场来看,国际医药电商增长趋势也十分明显。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逐年攀升。2022年,全球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276.0亿美元,到2027年,全球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望增至523.3亿美元。
“当前国内跨境医药电商进口模式一般分为满足‘少量自用’需求的个人行邮模式和跨境电商保税模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健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前者一般是由境外主体通过境外平台向消费者个人邮寄,而后者则有更为明确的正面清单。
具体来看,2018年,商务部等六部委曾发布“486号通知”,该通知中正面清单所列的医药健康产品能够通过跨境电商保税模式进入国内,供消费者在线上平台购买。消费者购买海外医药产品的路径也越来越多。
2019年,北京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政策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这也是第一次打通了我国医药产品B2C进口的保税路径。
制度创新为产业助力。毕马威咨询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已有7家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企业,2023年前十个月,园区试点企业共完成199.68万单,实现医药产品销售1.88亿元。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开展跨境医药经营的首要条件是选好试点区域。”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坦言,像北京、郑州、上海自贸区等部分区域开展了有限品类的药品跨境电商进口试点。电商平台可选择上述区域开展相关药品跨境保税进口业务。
除此之外,电商平台也应当始终秉持安全与业务并重的操作理念,严格遵守试点区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取得相关业务资质。“电商平台应当建设好冷链设施和溯源体系,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李鸣涛说道。当前,北京等城市已在白名单范围内开展了多年的药品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在试点过程中,多个城市已经围绕着药品跨境电商进口建立了完整的业务监管模式、管理规范及相关配套设施,依托这个监管体系可以较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和用药便利。
在此基础上,李鸣涛建议,可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上的大数据资源基于保税进口试点和直购进口业务数据,分析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药品品类及产品需求,为未来试点扩充产品品类提供依据。
“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完善监管规范的同时,我们也要掌握好开放与监管之间的度。”王健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境电商始终是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渠道,丰富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始终是平台的运营职责。因此,适度加速开放的步伐也是大趋势之一。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充进口药品的白名单范围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李鸣涛建议,未来,在白名单扩容之后,政府部门继续加强跨境电商进口药品监管的同时,还可建立跨境电商进口药品的境外执法互助机制,推动药品跨境电商进口的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对药品进口主体实施双向监管,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